傷寒論第96條:
傷寒五六日中風,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、默默不欲飲食、心煩喜嘔,或胸中煩而不嘔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脅下痞鞕,或心下悸、小便不利,或不渴、身有微熱,或欬者,小柴胡湯主之。方四十八。
柴胡(半斤)
黃芩(三兩) 人參(三兩) 半夏(半升,洗) 甘草(炙)
生姜(各三兩,切)
大棗(十二枚,擘)
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若胸中煩而不嘔者,去半夏,人參,加栝樓實一枚;
若渴,去半夏,加人參,合前成四兩半,栝樓根四兩;
若腹中痛者,去黃芩,加芍藥三兩;
若脅下痞鞕,去大棗,加牡蠣四兩;
若心下悸,小便不利者,去黃芩,加茯苓四兩;
若不渴,外有微熱者,去人參,加桂枝三兩,溫復微汗愈;
若欬者,去人參、大棗、生姜,加五味子半升、干姜二兩。
本條講述小柴胡湯證,是傷寒論中最重要的條文之一。因為小柴胡湯是傷寒論諸多方劑中應用最廣泛的方劑之一。
小柴胡湯是少陽病的主要方劑。但是卻出現在太陽病篇。
可見傷寒論討論疾病,并非簡單機械地分類,并非靜態地分類。而是運用動態的觀點來討論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的。這一點是傷寒論在曆史上眾多醫書中呈現的鮮明特色,也是現代的中醫藥大學教材所缺陷的優點。因為人生病是動態的過程,不是靜態的過程,所以醫書也不能用靜態的觀點來討論疾病,而應該運用動態的觀點來討論疾病。
本條的寫法,是講一個外感傷寒的患者,一開始可能是太陽病,但是症狀發生了變化,病機發生了變化,呈現了和太陽病不一樣的病機,變成了少陽病、柴胡證,那麼就應該運用小柴胡湯來治療。
本條句首不符合慣例,肯定是有問題的。句首沒有冠以太陽病之類,而是說“傷寒五六日中風”,傷寒就是傷寒,中風就是中風,擱在一起顯然是不合適的。估計后面的中風兩個字屬於注文混入,或其他情況,原文應該是沒有的。那麼原文應該是“傷寒五六日”,這樣的話,傷寒就不應該簡單地理解為太陽傷寒。
那麼具體是代表一切外感病的廣義的傷寒呢?還是理解為感受外來風寒的中等范疇的傷寒呢?都可以,當然也可以包括太陽傷寒。其實三種情況都可以。不能武斷地確定是哪一種。所以,醫聖沒有明說,只是籠統地說傷寒,這樣反而更加確切。
這裡的傷寒,假如是太陽傷寒,即太陽病傷寒證,那麼出現了條文中的這麼多症狀,顯然都不是太陽傷寒的症狀,那麼說明原來的太陽傷寒已經發生了變化,病情傳變,變成了少陽病,即病機病性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了,從太陽傷寒變成少陽病小柴胡湯證了。
假如是中等范疇的傷寒,即外感寒邪的傷寒,當然一般會表現為太陽病,太陽傷寒,太陽中風,都可能。當然也可能出現其他病,比如太陰病等等。不管是什麼病,那麼又出現了本條文中的各種症狀,說明病情已經傳變了,不再是原先的那個病了,病性病機變化了,變成少陽病小柴胡湯證了,那麼就要用小柴胡湯了。
假如是廣義的傷寒,包括寒邪、熱邪、溼邪等等。如果是寒邪,就相當於上一段的情況,就不說了。假如是熱邪溫邪,那么可能直接引起少陽病小柴胡湯證,那么出現本條文中的這些條文,那就再正常不過了,那就是少陽病小柴胡湯證無疑了。至於感受其他的邪氣,那也不必管他,反正出現了文中這些症狀,那就是少陽病小柴胡湯證,就要用小柴胡湯。
所以,我們根本不需要弄明白患者到底是感受了什么邪氣,也不用管他原先屬於哪種病,只要出現文中這些症狀,那就是少陽病小柴胡湯證無疑了。
至於這里“五六日”一語,可以基本肯定本條病例是傳經而來。因為如果是初發病即為小柴胡湯證,那么這些症狀就不會等到五六日之后才出現了。而本條是太陽病篇的條文,少陽病直發的病案,就不應該放在這里了。按理說,患者應該一開始是太陽病,后來才出現少陽病的諸多症狀,以此來說明太陽病可以傳變為少陽病。不管是初發的,還是別的病傳經來的,只要是這個病,就用這個方子,即“有是證用是方”。
接下來就是症狀了——往來寒熱,胸脅苦滿,默默不欲飲食、心煩喜嘔。
往來寒熱,即每天定時惡寒,然後發熱。先惡寒,后發熱,之後就好了,沒有事了。然後第二天第三天就在同樣的時間重復這一過程。這一症狀被稱為是少陽病柴胡證的典型症狀。
其實並非每一例少陽病都是如此,而且,現在這樣的病例格外少見。
這種情況更多見於瘧疾,而瘧疾絕大多數屬於少陽病小柴胡證的。其原理在於患者本身正氣不足,需要糾結身體的陽氣,足以抗邪時在與邪氣相爭。相爭開始時,呈現惡寒的症狀,因為病邪多數是由寒邪而來;然後正邪相爭激烈,產生熱量,於是出現發熱症狀。
如果正氣充分,相爭之后,可以祛邪外出,一般就是發點汗,病就好了。如果正氣不夠充分,經過一段惡寒發熱之后,正氣不勝而退,患者感覺沒有症狀了,但是病其實還在,等第二天正氣糾集到一定程度,就會重復這一過程。
胸脅苦滿,即胸脅部位滿悶不舒服。胸脅包括胸腔兩側,這里是肝膽經巡行的部位。
少陽病小柴胡湯證主要是肝膽經郁結不通的毛病,所以在這個肝膽經巡行部位上,會出現滿悶不舒服。即感覺裡面好像有東西撐脹一樣難受。其實,這個症狀不僅在胸脅部位,包括頭部兩側,脖子兩側,肩膀,腹部兩側,腹股溝和腿兩側,都屬於肝膽經巡行部位,這些地方出現疼痛瘙癢麻木等等症狀,都可以考慮小柴胡湯證。
默默不欲飲食,即心情不好,不高興,不愛吃東西。默默是情緒不高漲,不興奮的表現。肝膽經主管陽氣的生發,肝膽經郁結,陽氣生發不起來,人精神情緒都比較低落,比較抑郁。抑郁症很多都表現為小柴胡湯證。肝膽經屬木,脾胃屬土,木克土。所以肝膽經有問題,往往脾胃功能受影響,往往食慾不佳。這種食慾不佳,不愛吃飯,主要是主觀欲望方面的,如果真的吃起來,可能飯量並不小。當然,如果嚴重的,脾胃可能真的出現器質性病變,比如胃炎,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等等,飯量可能就真不行了。
心煩喜嘔,即心情煩躁,容易出現嘔吐。嘔吐症狀的根源與默默不欲飲食是一樣的,主要是肝膽克了脾胃,嚴重的就出現嘔吐了。少陽病小柴胡湯證經常會出現嘔吐症狀。傷寒論中甚至經常用是否嘔吐作為少陽病的判斷指標。其實嘔吐可以出現在任何一經病中,不能拘泥。醫聖不過是拿他來做個代表。
心煩主要是肝膽經郁結化火,即肝木生心火。心火大,就煩躁。但是這個煩躁主要是容易發火,但不是狂躁,不是邏輯混亂,雖然發火但他是講理的。不像陽明病的煩躁,呈現發狂的表現,根本就不講理了。臨床上這種心煩的患者很多,患者自己也知道,自己脾氣大,愛發脾氣等等。
以上四個症狀被稱為小柴胡湯證的四大主症。即有這四大症狀,就可以用小柴胡湯。後面還有條文說,但見一症即是,不必悉俱。也就是說,四大症狀只要見有一個出現,就可以考慮小柴胡湯。當然最好再結合其他症狀,症狀越全面越好,越能准確判斷病機。
小柴胡湯證變化多端,除了四大主症之外,還有很多或見證,即可能出現也可能不出現的症狀。其實四大主症也不是每個患者都必然出現的。所以,小柴胡湯證是特別變化多端的證候,也是適用范圍特別廣泛的證候。
——或胸中煩而不嘔。心煩和嘔吐是四大主症里面的,但不一定同時都出現,可能只有心煩而不嘔吐。可見以嘔吐作為少陽病的判斷標准是不嚴密的。心煩在少陽病中多見,但程度有輕有重,患者本人可能感覺到,也可能沒感覺到,或者不是患者主訴症狀。
——或渴。口渴是小柴胡湯證常見症狀,因為有郁熱,郁熱在上焦,耗傷津液,津液不足所以口渴!這個口渴程度可輕可重,但一般不會達到陽明病的口大渴的程度。也可能僅僅是口乾,並不渴。但是不管是口乾還是口渴,都有喝水不管用的問題。此外,這種津液耗傷的情況,還可以導致眼干咽干,嘴唇干裂,皮膚干燥起皮等等,原理都一樣。但是,不管是哪種情況,患者口腔基本都是潤澤的,舌苔都不干燥。如果口中津液全無,舌苔干燥不潤,那就要考慮陽明病了!
——或腹中痛。就是肚子疼,也是小柴胡湯證比較常見的症狀,是肝木克脾土的更嚴重表現。
——或脅下痞鞕。即肋骨下緣,用手按壓,感覺里面有硬塊,有抵抗感。一般肝脾腫大患者都有這個症狀。這是四大症狀之一的胸脅苦滿的更嚴重表現。
——或心下悸、小便不利。小便不順利,體內廢水不能及時代謝出去,在體內堆積,向上沖擊,影響心陽胃陽,就會出現心下悸,或者心悸。
——或不渴、身有微熱。郁熱不在上焦,沒有損傷咽喉口腔部位的津液,所以口不渴。但是郁熱還是有的,郁在了其他地方,所以身體會稍微有點發熱,也就是低燒。身上長疔瘡、癤子等等,也算是低燒的一種。低燒是少陽病的常見症狀。尤其是各種檢查查不出原因的低燒,往往就是小柴胡湯證。小柴胡湯治療各種無名低燒有奇效。
——或欬者。就是咳嗽。郁熱郁在咽喉,咽喉刺癢就咳嗽。
以上羅列了很多或見證,但仍然不是全部,因為小柴胡湯證的症狀太多了!適用範圍太廣泛了!
那麼見到上述症狀,就可以判斷為小柴胡湯證了,就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!
小柴胡湯方:
柴胡(半斤) 黃芩(三兩) 人參(三兩) 半夏(半升,洗) 甘草(炙) 生姜(各三兩,切) 大棗(十二枚,擘)
共計7味藥。可謂非常簡潔的方劑。那麼多症狀都可以治,就這麼7味藥,不是太神奇了嗎?
的確,小柴胡湯是簡潔而神奇的方劑。前面提到的桂枝湯不也是簡潔而神奇的方劑嗎?醫聖的經方,都是很簡潔的,都是很神奇的!
小柴胡湯這么簡潔的方劑,可以治療那么多症狀,原因是小柴胡湯證是氣機郁滯的毛病,症狀雖然千奇百怪,但大都是因為氣郁而發,而小柴胡湯中的君藥柴胡,劑量大到半斤,是非常強悍的理氣藥,而且主要是走肝膽經,即身體的兩側。所以身體兩側的毛病,一般都要用柴胡。當然,柴胡也可以治腸道的郁滯,推陳致新,也是很有效的。
柴胡的功效與劑量關係很大,小毛病或者一般性的肝郁氣滯10克左右就有效,但是嚴重的毛病,柴胡劑量必須要大。原方柴胡半斤,就是125克。這么大的劑量也就醫聖敢用吧?看后世醫家的醫案,很少有人用到這個劑量。我本人用柴胡,最大劑量用到100克,經常用到80克左右,小毛病一般20-40克,沒敢用到過醫聖的劑量,但100克的劑量,也是很少有人敢做到的。我用80-100克的劑量,治療心梗、腦梗、膽囊炎、卵巢出血、闌尾炎急性發作,基本就是1副兩副藥即愈,效果那是真的很好。當然大劑量應用,都是急性發作的疾病,慢性病都不會用這么多。
黃芩是用來清熱的,主要是清肝膽之熱。因為肝郁氣滯,久必化熱,所以小柴胡湯證發熱是常見症狀,柴胡和黃芩搭配,疏肝清熱,效果非常好。一般的心煩脾氣大,都可以解決,如果心煩特別厲害,可以再加黃連、梔子。
小柴胡湯證是少陽病的代表,是肝膽經郁滯而發的毛病,但是,小柴胡湯方劑中,疏肝理氣只有一味柴胡,清熱只有一味黃芩,兩者搭配,就把少陽的問題都解決了。那麼,方劑中剩餘的5味藥都是幹什麼的?答案是:都是調理脾胃的!
人參健胃補脾,半夏降逆止嘔化痰,甘草和胃,生姜大棗溫胃生津。都是調理脾胃的。
那麼,小柴胡湯證既然是少陽病主方,為什麼大部分藥都是調理脾胃的呢?
這就是中醫治病的思路特點。治病求本,本是什麼?是脾胃。脾胃是后天之本,所以要格外照顧。
肝膽屬木,脾胃屬土,肝木克脾土。肝膽有病,特別容易傳到脾胃。所以,保護好脾胃,就等於切斷了疾病的進程,疾病就不會進展,就可以就地消滅。
所以,醫聖在金匱要略里面有一句話,叫做“見肝之病,知肝傳脾,當先實脾。”這句話是治療肝膽疾病的原則之一,而其最典型應用,就是小柴胡湯。
清代醫學家陳修園有句名言,說小柴胡湯之妙,在人參一味。這句話就是盛贊此方治肝先實脾!其實,實脾的豈止人參一味,柴胡黃芩之外的5味藥,全是實脾的呢!
本方的煎服方法略微特殊一點——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溫服一升。日三服。
一個是煎煮時間比較長,一斗二升煮到三升,需要時間比較長。第二個是中間要去渣再煎,這是比較特殊的。傷寒論中柴胡劑一般都要去渣再煎,此外,屬於和法的方劑,比如半夏瀉心湯系列方劑,也是去渣再煎的。可見去渣再煎對和法方劑有重要意義。現代有人做實驗,發現去渣再煎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。只不過現在人熬藥都嫌麻煩,不去渣再煎,當然也是有效的。
本條還有一個特別之處,是方後注解里,有很多加減法。——若胸中煩而不嘔者,去半夏,人參,加栝樓實一枚;若渴,去半夏,加人參,合前成四兩半,栝樓根四兩;若腹中痛者,去黃芩,加芍藥三兩;若脅下痞鞕,去大棗,加牡蠣四兩;若心下悸,小便不利者,去黃芩,加茯苓四兩;若不渴,外有微熱者,去人參,加桂枝三兩,溫復微汗愈;若欬者,去人參、大棗、生姜,加五味子半升、干姜二兩。
加減法多,主要是因為本方適用範圍太廣泛,固定的方劑結搆肯定不能滿足各種疾病的治療,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的加減調整。可見經方是可以適當調整。當然不是隨意調整,有一定規範。加減調整的原則,主要是根據症狀的不同,對方劑中個別藥物做調整,以期更適宜於疾病的治療。這一部分就不多說了。
好了,本條結束。
源自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22740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