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記
很多時候,我不知道怎麼去講,我還在學習怎麼說話。 很多時候,我能感受到每個人不同的感覺,感受比說話容易,對我來說。
2022-05-04
桂枝加黃耆湯 黃耆桂枝五物湯
●黃耆桂枝五物湯:
黃耆三兩
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
生薑
六
兩
大棗十二枚
血痹
之證,陰陽俱微,寸口關上微,尺中小緊,外證身體不仁,如風痹狀。
主要是辯證為營衛不和,加上
雙側
有
麻木不仁
的症狀,直接先用黃耆桂枝五物湯。
●桂枝加黃耆湯:
黃耆二兩
芍藥三兩 桂枝三兩
生薑三兩
大棗十二枚
甘草二兩
黃汗
,兩脛自冷,腰以上有汗,腰髖弛痛,如有物在皮中狀,劇則不能食,身疼重,煩躁,小便不利;黃疸脈浮,有表虛症狀者。
至於桂枝加黃耆湯反而比較偏
局部、或者單側容易出汗
,
顏色偏深色、甚至流汗容易有異味
。
兩方主要的不同點是
黃耆、生薑的劑量
和
甘草的有無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杏仁奶 (微苦通瀉) 南北杏apricot 非美國杏仁(almond)
李宗恩 談 視力減退
【轉貼】 視力減退 〜養兒育女必須知道的 21 件中醫知識 文◎李宗恩博士 2016-11-28 受到電子科技進步的影響,現在小孩子的「 screen time (屏幕時間)」遠遠超過以前, iPhone 、 iPad 、 Pokemon Go 、 Xbox 、 PS4 ...
傷寒論 慢慢教筆記 五苓散條文講解 (轉)
【5-22 】濕氣在內。與脾相搏。發為中滿。胃寒相將。變為泄瀉。中滿宜白朮茯苓厚朴湯。泄瀉宜理中湯。若上干肺。發為肺寒。宜小青龍湯。下移腎。發為淋漓。宜五苓散。流於肌肉。發為黃腫。宜麻黃茯苓湯。若流於經絡。與熱氣相乘。則發癰膿。脾胃素寒。與濕久留。發為水飲。與燥相博。發為痰飲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